萬畝林海踐初心
——洞口縣月溪國有林場高質量發展紀實
楊子娟 曾喜武
春天的雪峰山萬木蔥蘢、山花浪漫、鳥語花香,吸引著眾多游客紛至沓來,人、動物、植物悠然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和諧而充滿生機。
雪峰山是湖南省最為重要的生態屏障,月溪國有林場三代林業人用近70年的時光與這里的11.6萬畝山林相依相伴。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70載櫛風沐雨、70載初心不改,昔日的荒山禿嶺已成為森林覆蓋率94.53%,森林蓄積量98.48萬立方米,平均負氧離子含量4980個每立方米,各類動物約630種的神奇綠洲、天然氧吧、動物樂園。
綠色發展 筑牢生態之基
2002年,是月溪國有林場最艱難的時候,林場虧損500多萬元,連續6個月發不出工資,單位人心渙散,亂成一團,200多人紛紛下崗自謀生計。面對這樣一個十足的“爛攤子”,新組建的班子成員不等不靠、主動深入基層調研,兩個月的時間里,他們走遍了林場8個工區,60多個護林點,寫下了30萬字的調研筆記,通過大走訪、大調研,既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又拉近了與職工的距離,明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從此,月溪國有林場走上了以保護生態為主的綠色轉型之路。通過招商引資,引入社會資本510余萬元,發展木材深加工、養羊養牛等等產業 ,為140多名職工找回了工作崗位,同時陸續聘用周邊群眾320余人,林場僅一年時間就盈利300多萬元,第二年實現了扭虧為盈。職工們工作工資有了保障,紛紛回到林場上班。
黨的十八大以來,月溪國有林場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全省試點國有林場改革,探索出了一條成功且可復制的國有林場改革發展之路,林場由自由自支事業單位轉型為財政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職工們紛紛放下斧頭拿起鋤頭,工作職能由砍樹轉為植樹,同時,在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下,建起了全省最大的國有林場棚戶區改造房項目,3045套住房圓了全縣林業職工“山上一張床、縣城一套房”的安居夢,職工們工作、收入有了保障,社會地位有了提升,工作熱情空前高漲。
通過近20年的努力,月溪國有林場完成人工造林26000畝,封山育林補植38000畝,退化林修復19000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5300畝,建設國家儲備林2000畝……而采伐量則在2018年即實現了全面停伐,蹚出了一條減伐增綠之路。月溪國有林場“長大”了近3倍,森林總蓄積量由原來的35萬立方米增加到98.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56%增加到94.53%,生態公益林面積達8.6萬畝,占林場總面積的74%,石漠化治理0.8萬畝……
生態惠民 賦能美好生活
在雪峰山主峰龍坪山上,以一片150余畝水杉林為主體的森林康養基地已經建成,10000余株50年樹齡的水杉林一年四季演繹著不同的美,游客絡繹不絕,2022年,游客量超8萬人,為了進一步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受,林場在里面修建了游步道、觀景臺及其他設施,將山、水、樹進行有機融合,通過適當的人工干預,提質升級。同時,新建了游客接待服務中心,住宿、餐飲等設施一應俱全,甚至引入了網紅“太空艙”,游客在這里可以放慢節奏,盡情享受湖南省最大面積水杉林的“綠”與“紅”,盡情呼吸豐富的負氧離子,也可以在這里體驗騎行、露營的獨特趣味,而這一切美好的背后,是月溪林場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產品的需要地掙掙諾言。
隨著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更多的林區群眾開始嘗試經營農家樂、銷賣土特產,肖娟經營著一家近500平方米的民宿,她也是一名資深的攝影達人,經常在網上曬出各種美照,由于共同的愛好,她的民宿里一年四季都有攝影愛好者在此小住、交流,把洞口的美景與全世界的朋友分享,同時,也把這里的獼猴桃、臘肉等土特產帶到全國各地。經營好民宿的同時,也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對未來,她信心滿滿。
月溪國有林場200多名干部職工秉承生態報國理念,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擔當作為,主動向縣委請戰組建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林場的人才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積極融入省林業局“5大千億產業”項目,帶動林農發展油茶產業,通過“基地+林農+合作社”的模式,林場和林農共種植油茶達1.4萬余畝,實現了“人均一畝致富樹”的目標,帶動8000多名林農人均增收1300余元,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同志對我場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林長治林 守護綠色家園
2021年,洞口縣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長制,月溪國有林場緊緊圍繞“一條主線、一項基礎、一個重點”推深做實林長制,為全縣林長制工作獲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表彰做出了貢獻。
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線,堅持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積極融入“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堅持以林長制為統領,推動生態資源保護,全場全年沒有發生一起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堅持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在林地使用上,向重點項目、民生項目傾斜,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夯實工作體系和制度體系這項基礎,推動林長制落地見效。月溪國有林場成立了林長辦,在縣林長辦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高配一名分管業務的副場長擔任林長辦主任,并安排2名業務骨干專職從事林長制工作。林場先后出臺了林長制相關的12項配套制度,同時,與所在鄉鎮河長辦、路長辦、田長辦加強業務聯系,形成合力,一體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按照“一人一網格”的模式,將全場林地劃為63個網格,實行“場林長包工區、工區林長包網格”,確保人人有網格,個個有責任。
聚焦生態安全這一重點工作,推動林長制實效化。多年來,月溪國有林場持續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共修建防火林道370公里,生物防火林帶28.5公里,森林消防蓄水池32個750立方米,同時,做好林區群眾宣傳教育,增強全民防火意識。2022年,面對持續100余天的極端干旱高溫天氣,全場干部職工認真落實省市縣關于森林防火工作的要求,班子成員下沉工區蹲點,按照到村到戶到人的要求,組織召開院落會35場,將70余名機關干部下沉工區,實現連續21年未發生森林火災。工作中探索出的“四張清單”(即:山頭清單、人頭清單、責任清單、能力清單)工作法被全省推廣,國家林業局以《建好‘四張清單’ 守護綠水青山》為題對此進行了宣傳報道。
一審:尹建國、肖毅彪 二審:肖洋桂 三審:陸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