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斌 劉艷 于文文 柳月
雙牌鎮位于武岡市東北部邊陲,是武岡、隆回、邵陽、洞口、新寧五縣交界之地,素有“腳踏五縣”、“雞鳴五縣”之稱。全鎮地域總面積108.1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458個村民小組,5.3萬多人口,219省道貫穿全鎮。1950年屬三區,1956年建米山、龍從公社,1995年改為雙牌鄉,2016年撤鄉設鎮。
近年來,雙牌鎮黨委、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五位一體”總體戰略與“四個全面”發展思想,凝心聚力,團結奮進,脫貧攻堅戰與藍天保衛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政治經濟、社會管理、民生事業、文化生態取得了長遠而又堅實的發展。
民生工程
近年來,該鎮投資1160萬元新建雙牌露水巖、友誼兩個大水廠,新建云霧、天龍、長樂三個單村供水工程,新建或維修水井45口;市政府將東風水廠作為我鎮補充水源,覆蓋全鎮19個村(社區),讓全鎮人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加快鎮域道路建設,完成中心集鎮雙向1200余米下水道及600米道路建設、400米草砂路建設;投資2400萬元,新建村組公路85.5公里;投資800萬元,完成村道“窄改寬”20公里;極大地改善了交通條件。
投資2900萬元對14個村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1150萬元完成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維修骨干山塘44口,建設標準水渠25.4千米;投資350萬元對滔溪河道進行治理;全面提升了我鎮農業基礎設施。
投資1500萬元,完成15個村(居)的電網升級改造。
投資6103.7萬元完成了全鎮17所中小學“新薄改”項目。極大地改善了全鎮在校師生的學習、生活條件,完成了消除“大班額”任務,順利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省“兩項督導評估”檢查。
投資630萬元,建成標準化村級衛生室18個,配備了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實現了“小病不出村”;投資256萬元,新建了醫療綜合樓和公租房,新建了“中醫館”,極大的改善了全鎮衛生醫療條件。
雙牌鎮政務服務中心位于S1865線旁邊,屬雙牌鎮栗山社區,交通方便,位置顯目,共占地798㎡,資金投入達137.6萬元,于2017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設人社、民政、財政、公安、農合等13個服務窗口,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投資206.6萬元,建成村級文化廣場11個,投資150萬元在全鎮19個村安裝了村村響,并實現了戶戶通電視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展雙牌鎮共成立了23個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實施溫氏養雞重點產業幫扶133戶253人;實施金融小額信貸,委托幫扶289戶1185人,其中光伏發電179戶736人、溫氏養雞110戶449人。
全鎮聘用保潔員102名,按月發放工資,實現了垃圾及時清掃;投資103萬元,配備垃圾桶8326個,修建垃圾轉運站點1個,實現了垃圾及時清掃。
全面落實“一村一輔警”,矛盾糾紛調處更加及時有效,全鎮治安環境明顯改善;投資120萬元,安裝治安、交通監控攝像頭20處,并完善了監控信息綜合平臺,配備了相關的器材設備;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組建了6個治安巡邏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各村(居)均制定了村規民約,并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開展了衛生家庭、文明家庭等評比活動,評選出文明衛生戶、平安家庭戶、五好家庭戶;評選脫貧之星10名,最美扶貧人物10名,文明風尚得到弘揚。
全鎮共完成C、D級危房改造369戶,保障了1316名困難人員的住房安全。
該鎮“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共280戶841人,總建筑面積21000平方米。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實施后續幫扶,力保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快致富”的目標。
雙牌鎮全域旅游
雙牌旅游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境內有中國古楹聯第一村、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浪石村,正在申報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有層層疊疊的太源荷葉塘、龍頭戲水的龍從龍口巖、雙嶺獨石、洪福寺;有千年古杏和美麗的田園風光。
雙牌鎮黨委政府抓住美麗鄉村建設契機,整合社會資源,正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把雙牌打造成美麗、和諧、充滿魅力的新雙牌,成為武岡的“東方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