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資訊:

群山蒼翠含碧玉—新寧黃金瑤族鄉經濟社會發展走筆
發布時間:2018-10-25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尹建國 何昀 王楊

群山蒼翠含碧玉

——新寧縣黃金瑤族鄉經濟社會發展走筆

記者 尹建國 通訊員 何昀 王楊

圖片1.jpg

邵陽市委書記龔文密到黃金瑤族鄉調研指導抓黨建促脫貧工作 朱巨濱 攝)

  這里群山環抱,溪流湍激,翠竹成林,激情的鼓韻和古樸的習俗,傳承著古老的傳統民族文化。一個懷抱143.2平方公里土地、引領近萬人民正邁著創新創業的鏗鏘步伐,抒寫著奮進發展的激昂詩篇。

  黃金瑤族鄉位于新寧縣西南邊陲,是一個邊遠貧困少數民族鄉,下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9400余人。鄉內旅游資源豐富、民俗文化濃厚,有“小呼倫貝爾”之稱的黃金牧場,有“天然氧吧”之稱的大岔林場,有“云中風車”之稱的風雨殿風力發電場,有“打鼓堂?慶盤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1958年建鄉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關懷下,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的關心支持下,瑤鄉面貌日新月異。特別是近年來,該鄉按照“打基礎、強產業、興事業、促和諧”的工作思路,以全面建成“美麗、生態、幸福、小康”黃金為目標,凝心聚力,瑤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圖片2.jpg

黃金瑤族鄉小鎮全貌

  黨建固本 奮進脫貧

  抓黨建,促發展。黨建就是發展工程、民生工程、和諧工程;基層黨組織和每一個黨員,就是加快發展和改善民生的中流砥柱!深諳這一道理的黃金鄉黨委,不斷創新黨員服務群眾的方式,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效能,黨建工作精彩紛呈,

  加強黨員管理,對黨員設崗定責。如二聯村黨支部制定了“黨員十不準、黨員十帶頭”,黃茶村黨支部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對每位黨員明確了職責,掛牌管理。全面執行“三會一課”記實管理,通過特色化的“主題黨日”使黨員受教育,桃林村組織黨員到城步丹口鎮學習鄉村旅游,二聯村組織黨員到瀏陽市學習抓黨建促脫貧,鄉機關黨支部、學校黨支部、工商聯黨支部組織到宛旦平故居開展支部共建、接受紅色教育活動等。今年2月組織全鄉黨員開展了高標準冬春訓,激發了黨員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創新了黨建工作模式,實行黨建月例會講評制度,通過例會講評解決黨建實際問題,黨建工作有了新提升。

  2018年全鄉預脫貧432人,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專題研究。配齊配強工作隊伍,實行黨政領導聯片包村,派出精干力量到到大龍、金沙、黃金擔任村第一書記,加強各幫扶隊員的管理,使全鄉來自各單位的幫扶隊員能安心、有責任、盡全力完成駐村幫扶工作。通過多輪培訓和不定期督查,進一步強化扶貧陣地、資料整理歸檔、入戶走訪等基礎工作。

  該鄉還實施“黨員產業大戶+貧困農戶”發展模式。采取通過支部和黨員帶動大力發展梅花鹿、竹鼠養殖等特色產業,采取技術指導、管理服務等多種形式,幫扶貧困農戶掌握實用技術和增加收入。百寶村黨支部書記李紹東帶動全村21戶貧困戶養殖竹鼠并脫貧。在黨支部引導下,該村還成立竹鼠養殖合作社和新寧縣百春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展竹鼠產品深加工,正式開啟公司+農戶致富模式。據了解,全鄉共有21戶黨員產業大戶結對幫扶貧困戶46戶開展種植、養殖等產業幫扶。

  同時,該鄉大力推進集體經濟后續發展工作。5個貧困村去年因地制宜,發展獼猴桃、茶葉、中藥材等集體經濟產業。二聯村通過駐村工作隊省新華供電公司努力,該村的白茶種植項目已納入國家扶貧項目庫,現正在規劃修建一個棉鞋廠,將帶動50余名貧困人口就業。市委書記龔文密來鄉調研指導工作時對該鄉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予以高度肯定。

圖片3.jpg

美麗的黃金牧場

  壯大產業 聚力發展

  今年是黃金瑤族鄉建鄉60周年。為充分展現60年來的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全方位宣傳推薦美麗瑤鄉,進一步推進瑤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該鄉以建鄉60周年為契機,成立項目建設組,著力推動黃金街棚戶區改造、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道路交通等項目建設。

  計劃投資2928萬元的黃金街棚戶區改造(改擴翻建)項目已完成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排水管網1561米、道路提質改造1561米、路燈39座)招標工作,第一期房屋改擴翻建重點區域50座民居的施工圖(按瑤族特色建筑設計)已完成,現正在開展預算評審。項目建成后,將使黃金成為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集鎮,進一步扮靚黃金作為該縣“一體兩翼”旅游格局中的“南翼”。目前,占地近40畝的鄉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民族特色村寨)已完成征地并動工建設。

  據了解,大龍、黃金牧場、大岔林場線公路(4公里)、二聯至麻林三水通鄉公路(3公里)、黃茶至麻林高竹通鄉公路(3公里)路基已完成正實施道路硬化;集中供水掃尾工程全部完成;3個村的農村電網改造掃尾工程也已完成,全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改善。

  為充分利用豐富的竹木資源,該鄉推進楠竹產業化建設,規劃實施并高標準完成楠竹低改2萬畝。在桃林村試點高標準筍、竹兩用林建設并在全鄉推廣,引進并建成3家楠竹精深加工企業,共有竹木加工企業9家,年產值達4000余萬。該鄉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種養產業。今年完成楠竹新造150畝;在巖山村新種七葉一枝花20畝,在金沙、桃林、平坦林場新造厚樸700余畝,黃皮坳種植金銀花1000余畝;依托黃金牧場,發展梅花鹿養殖大戶17家,養殖梅花鹿1200余頭,發展專業竹鼠養殖戶90多戶,全鄉竹鼠存欄近3000只。

  “現在很多人都來喝鹿血,有時還真忙不過來?!奔易√伊执宓拿坊桂B殖大戶李老見到筆者高興地說。他現在可是養鹿40多頭的大戶了,年收入10多萬元,還買起了小汽車,日子過得很不錯。

  依托黃金牧場,全鄉發展梅花鹿養殖大戶17家,養殖梅花鹿1200余頭。百寶村發展專業竹鼠養殖戶90多戶,全鄉竹鼠存欄近6000只。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有效帶動了全鄉經濟的快速發展。該鄉鄉長邱葉紅表示,下一步鄉里會出臺更細的措施支持梅花鹿養殖等特色產業發展,計劃推出梅花鹿酒等系列深加工產品,逐步打開市場并增強競爭力。

圖片4.jpg

黃金牧場養殖的梅花鹿

  旅游興鄉 舒展畫卷

  該鄉立足旅游發展實際,結合建鄉60周年慶典、旅游扶貧、經濟社會發展等形勢,著力打造旅游發展的新亮點。4月份,在縣旅游局的指導支持下,該鄉全力創建“黃金瑤鄉風情小鎮”,力爭列入第四批湖湘風情文化旅游小鎮。

  為確保民俗文化世代相傳,該鄉非常注重文化挖掘和保護工作。收集整理了獨具民族特色的黃金歌、花竹歌、溜溜歌、小二歌、納里歌、登豋歌、敬酒歌等10多首民謠;就地取材,用竹子所制竹琴、竹鼓、竹葫蘆絲等10余種竹樂器,堪稱湖南一絕。同時為保護民族語言,編輯出版了《八峒瑤語》,讓民族語言實現了由口頭流傳向文字記載的跨越。

  同時,該鄉積極做好旅游產品開發和推介。梅花鹿酒系列產品,竹琴、竹鼓、竹葫蘆絲等竹藝術品遠銷海內外。全鄉發展旅游農家樂6家,瑤家特色賓館酒店5家,旅游接待能力不斷增強。桃林村因地制宜,結合旅游扶貧開發投入2萬元在1組至6組的村內主干道兩旁栽種近千棵觀賞桃樹,打造一個真正的“桃林村”。投入資金200萬元對黃粟公路進行升級改造,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有效改善。

  為做好建鄉60周年慶典活動籌備工作,目前正積極開展宣傳片拍攝、60年來成就圖片展板和巨型橫幅標語制作等前期工作,從11個村中精選民族文藝人才進行節目編排訓練,著力打造5個民族特色精品節目,各村龍獅隊伍和群眾積極報名爭當迎賓隊伍熱情高漲,鄉慶氛圍日漸濃厚。

  對于即將到來的建鄉60周年慶典活動,該鄉黨委書記羅先武高興地告訴記者:“ 60年來依靠黨的富民政策和瑤鄉人民的努力,瑤鄉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黃金的未來也無限美好。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決心以優異成績向建鄉60周年獻禮,為實現瑤鄉人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p>

  當你走進黃金鄉,一幅多姿多彩的農村新畫卷會在你眼前徐徐展開……該鄉正踏著決勝全面小康的時代鼓點,圍繞“打基礎、強產業、興事業,促和諧”的工作思路,演繹著瑤鄉“蝶變”之美,奮力譜寫著“美麗,生態,幸福,小康、平安”黃金的新篇章。

圖片5.jpg

瑤鄉流傳至今的婚俗--新郎騎馬抬轎迎娶新娘


邵陽新聞

湖南新聞

名企風采

久久亚洲精品亚洲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