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資訊:

“擼起袖子干”繪出“崀山紅”
發布時間:2017-01-11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尹建國 楊堅 李中 蘭建芳 李芳沅

“擼起袖子干”繪出“崀山紅”

——來自湖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新寧縣崀山鎮的報道

尹建國 楊堅 李中 蘭建芳 李芳沅

wps216_tmp.png  

改造后的崀山鎮民居也成美麗景觀

  遠山如黛,晨韻悠然。青幽質樸的生態,美麗如畫的鄉村景象,沿途改造后的一排排白墻紅窗民居,房前屋后綠樹成蔭。遠遠望去,古樸氣息的閣樓輪廓,與崀山風景渾然一體,組成了一幅賞心悅目的優美丹霞山水畫卷。這里地處湘桂邊界要塞,東與廣西全州毗鄰,南與廣西資源接壤,省道S218線和扶夷江貫穿全境,這個地方就是榮獲第六屆湖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風景秀麗的新寧縣崀山鎮。

  近年來,崀山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服務、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按照“旅游興鎮、產業富鎮、項目活鎮、文化強鎮、生態靚鎮”的發展思路,切實在群眾“最盼”上贏民心,在群眾“最急”上見真情,在群眾“最怨”上改作風,在群眾“最需”上辦實事,努力打造人民群眾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用實際行動把縷縷愛意播撒在崀山大地上。該鎮先后榮獲“湖南省新農村建設十大魅力鄉鎮”、“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鎮”、“全省政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鄉鎮”、“邵陽市文明鄉鎮”、“邵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鄉鎮”、“全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10多項省市級榮譽及100余項縣級榮譽,多項工作經驗全省推介。

  [牢記宗旨]

  內外兼修,堅定理想信念做政治可靠的“明白人”

  是怎么造就這么一個優秀的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1月10日,記者慕名前往崀山鎮采訪。

  “咦!書記辦公室的燈怎么還亮著,我去關一下!”去年12月23日晚上11點多,剛來上班不久的公務員小肖加班趕材料完后準備鎖門休息,路過書記漆小飛的門前時心里嘀咕著,剛一進門就看見漆書記手里拿著筆,在幾份材料改寫著。采訪中,該鎮政協聯工委主任、宣傳統戰委員蘭建芳就先跟記者講了這么一件事。她說,這也只是漆書記在日常工作中的一個小小縮影。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干部是鄉鎮工作的主導者和參與者,干部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執政能力的高低,干部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政府公信力的好壞。崀山鎮黨委、政府堅持把抓班子帶隊伍干事創業緊密結合起來,讓干部在實踐中鍛煉成長,打造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干部隊伍。

圖片1.png  

鎮班子成員集中學習

  勤修“內功”,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該鎮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爭做嚴守政治紀律,遵守政治規矩的黨員干部。自覺認真對照黨章黨規,自查差距、自糾問題,不斷提升自身修養和政治素質。

  始終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建立了黨政領導聯系村、聯系重點項目責任制度,完善了干部目標考核體系,干部隊伍管理日趨規范。特別是在重難點項目建設中,鎮黨委書記、鎮長率先垂范,堅持“5+2”、“白+黑”,堅守崗位,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

  強化黨員干部擔當意識,提高黨員干部履職盡責能力。要切實增強黨員干部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效率意識,提高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要求、展現新作為的能力,做到正視問題不畏難、開拓創新不守舊、擔當負責不懈怠、務實重干不浮躁。

  嚴修“外功”,堅持黨員示范做到清正廉潔。只有黨員干部做出樣子,才能讓黨員群眾學有榜樣。在崀山創5A工作中,崀山鎮充分發揮村組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廣大普通黨員參與。八個核心景區村的環境整治、風貌改造任務重,村干部們都是自己先整治,帶動黨員參與,再促動群眾自覺參與。

  為打贏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該鎮行政干部聯合部門及村干,組成三個工作組,在村容村貌、街道整治、景區亮化上實行“三清四規”,從上到下紛紛自主上交“創5A保證金”,以“做不好不撤隊、不做好不撤退”的決心苦干。一年下來,共拆除違章建筑120多處,整理更換籬笆7265米,增設建筑圍擋1148米,規范各類店招廣告牌218塊,清運各類垃圾100噸,搬運柴草雜物等110多噸,實現了崀山創5A風景區環境整治零扣分,順利通過驗收。

  “關系親不親,要看用心真不真。誰把群眾當親人,就會贏得民眾心?!泵裾k曾主任“白天辦理業務,晚上、周末山區下鄉”,他日夜忙綠的身影是擔當更是責任。綜治辦楊主任一輛單車風雨來去,為高速公路七公里連接線矛盾處理工作付出了多少日夜和心血,是信念更是堅守。在下鄉走訪中,崀山鎮干部動真格、用真心,全身心融入駐村工作,用務實的作風、帶富的決心、奮發的腳步為實現同步小康默默奉獻。

  [黨建引領]

  夯實堡壘,堅持知行合一做推動發展的“帶頭人”

  “什么是干部?干部就是為人民干事的公仆,代表著肩頭上的那份責任和使命。什么是旗幟?旗幟是優秀的先鋒模范,代表著追求信仰的精神力量,我們的干部心中都有面旗幟?!闭f起黨建引領,鎮黨委書記漆小飛充滿激情地對記者說?!案刹考词乖賰炐?,缺乏凝聚力就難以形成戰斗力?!?/p>

  近年來,鎮黨委針對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充分結合鎮情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出了 “黨建+服務”的工作模式,有效探索了一條黨建引領全盤工作的新路子。

  推行網格服務,社會管理到村組。該鎮以行政村為主體,實行“區域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一體化”的社會管理服務新模式。該模式依照“區域劃小、陣地劃多、距離劃短、底數劃清、功能劃全、責任劃明”的要求,將行政村科學合理劃分為若干網格,每個網格實行轄區范圍內劃戶包干,責任到人,要求做到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有難必助、有事必幫的全天候服務體制。

  推行標準服務,環境整治到院落。針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群眾觀念難轉變、衛生長效難維持等難點問題,各村黨支部成立7-9名黨員組成的環境衛生整治志愿者隊伍,負責監督保潔員搞好衛生的同時帶頭自覺維護和保持環境整潔。在黨員干部的影響下,村民維護環境的意識得到增強?,F在,村民都自覺地把房前屋后打掃干凈,主動把垃圾運送到指定地點。

  推行志愿服務,旅游示范到景點。崀山鎮黨委在核心景區村設置黨員示范崗,開展責任區間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責任。在各旅游服務崗位的黨員佩戴黨徽上崗,廣大黨員向游客、群眾做出“游客第一”和“誠信經商”承諾,增強透明度和親和力。重要節假日在重點景區、酒店、農家樂設立黨員義務咨詢臺,在熱門旅游線路沿線設立黨員志愿服務隊,在旅游服務窗口設立示范窗口、示范崗,開展黨員示范志愿服務活動。將黨員參與旅游示范崗服務情況納入黨員考評體系,作為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有效地激發了景區黨員的活力。

  推行精細服務,產業發展到片區。為了發展現代觀光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全鎮選取了產業發展突出的一個片區、產業發展有亮點的一個村、產業發展有模范帶頭作用的一名黨員,通過鎮領導包聯、政策傾斜等“點對點”的精細化服務,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特色花卉種植、肉牛養殖、星級農家樂創辦,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目前,這些示范區內已培養出不同發展模式的樣板戶。即:深沖、高田村的中藥材基地、盆溪村的玫瑰山莊、大紅村的肉牛養殖場、戴先生酒莊農家樂等。

  推行均等服務,精準扶貧到個人。當前,該鎮正處在扶貧攻堅、加快發展的關鍵階段,鎮里始終堅持把黨建工作貫穿到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過程,采取“一村一工作隊、一戶一責任人”的均等化原則,成立17個駐村幫扶工作組,組織400余名縣、鎮、村干部以及優秀黨員、致富能手聯系幫扶1609戶貧困戶,確保每個村有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扶貧幫困]

  真情為民,踐行根本宗旨做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去年11月的一天,漆小飛來到大紅村對全村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全方位、多層面、零死角一一走訪,在2個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其家庭成員的年齡、身體、學業、工作、去向等基本情況,并對13戶今年脫貧的家庭進行重點回訪核實。尤其對貧困農戶中的D級危房和無房戶改造戶,詳細講解“申請、公示、申報、審核、審批”程序,耐心解答不符合改造條件農戶的疑問,從民政、住建、移民、扶貧、教育、醫療、生產、生態等進行面對面、線對線、點對點幫扶落實到位?,F今,一座座青瓦白房靜靜地矗立在山里的各個角落。

  為全力推動崀山鎮精準扶貧工作開展,鎮長候選人伍衛平多次到黃背村,想方設法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把脈問診找窮根。該村有12個組324戶、其中貧困戶120戶、貧困人口324人。大多數貧困戶因缺乏勞力、長期患病、自然災害、資金不足等因素致貧和返貧。伍鎮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迅速組建以包村領導、駐村干部、村委會班子成員為主體的工作隊對重點貧困戶,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結對幫扶。發展產業、改善設施、危房改造、并對11戶貧困戶的土坯危房實施易地搬遷。通過多措并舉幫扶,該村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真情為民,扶貧幫困,這只是該鎮干部為民干實事的一個個縮影。

圖片2.png  

漆小飛書記(右一)在大紅村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家摸底走訪

  對黨忠誠,就應該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對群眾的感情,直接檢驗黨員干部人生境界的高低,也直接影響黨群干群關系。始終牢記宗旨,踐行群眾路線,密切與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不斷鞏固黨的執政根基。

  鎮黨委政府在服務群眾中堅持把“民思我想、民需我辦、民困我幫、民求我應”作為為民服務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有效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為方便群眾辦事,該鎮投資10萬元建成了高標準的鎮政務中心,搭建了“便民服務”平臺。組織涉農部門集中辦公,開設農業、林業、社保、安監、計生、民政等6個窗口,規范辦事流程,加強人員管理,每個星期一、四所有窗口都安排工作人員值班,實行簽到制和首問負責制。徹底改變了群眾眼里“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良形象,得到群眾的高度認可。

  該鎮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積極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到2015年底,參保人數1.9萬人,養老保險征收率位居全縣前列;大力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幾年來共改建危房468座;著力幫助弱勢群體,到2015年底共落實農村低保1222人,城鎮低保64人,切實解決了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

  東嶺村6組村民陳貽德,家里6口人,母親患糖尿病,冠心病,治療花費數萬元家庭一貧如洗。駐村干部走訪了解情況后,指導他家參加醫保,并為他申報2016年D級危房及無房戶改造?,F在,他家住起了新房子。記者來到他家采訪,他高興地對我們說:“這房子是政府請的施工隊幫我建的,沒讓我家出一分錢。感謝黨和政府的干部真情關懷,我對扶貧工作十分滿意?!?/p>

  崀山鎮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沒有什么響亮的頭銜,干部們說,他們做的都是自己應該做的“家常事”。但記者發現:正是由于做好了這些應該做的“家常事”,使得這里的干群關系親密無間,百姓順心順氣,生產發展,社會穩定,充滿生機。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榮譽只是起點,崀山鎮的干部們正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勁,齊心協力共繪美好發展藍圖。

圖片3.png  

肖市村特困安居工程示范點

 

邵陽新聞

湖南新聞

名企風采

久久亚洲精品亚洲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