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志堅
圖為楊銅貴工作近照
“五年前,我在縣城開摩托車跑出租掙錢,每天辛苦不算,到頭來也沒掙到什么錢。后來與妻子到上海打拼事業,做起了鋼材推銷行業,幾年的努力,現在事業上還算有點成就,去年還將兩個兒女帶到上海讀書,這次回家是想把父母也接到上海城里看看……。”2月27日,說起這些年來夫妻在上海創業打拼過上新生活的事,新邵縣陳家坊鎮長江村青年農民工楊銅貴有很多的感慨。
楊銅貴今年才31歲,高中畢業后,他曾在深圳打過工,在云南和桂林開過皮鞋店,后來又在本地搞過手機經商、開摩托車跑出租等行業。2009年3月,他帶著年輕人的創業致富夢想和自己僅有的15000元積蓄。與妻子來到上海打拼事業。剛到上海,之先夫妻倆就在寶山區幫一家公司做鋼材推銷,由于缺乏經驗,夫妻倆第一年的年收入不超過3萬元。后來經驗豐富了,第二年就掙來了近10萬元。
“我們夫妻是前年自己開始獨創業做鋼材推銷經營的,由于信譽第一,事業上總的還算紅火,年收入也算可觀。去年以來,我還兼任了上海邵陽商會理事職務,目前又與商會常務副會長和幾名會員合伙成立了建筑加固工程和加固材料公司。”說起誠信經營,楊銅貴感慨頗多。他說,去年湖南一位女客戶需要進150噸鋼材發到國外去,當得知上海有老鄉在推銷鋼材行業時,這位客戶便主動聯系了他們公司進了150噸鋼材。當這批貨到達后,這位客戶發現有50噸鋼材質量達標,但鋼材上的花紋稍有點模糊,得知這一情況后,公司便馬上幫其調換了50噸鋼材。由于講究誠信,后來這位客戶還親自來到上海找他,并表示今后會經常聯系到這里進貨鋼材……。
楊銅貴夫妻不但經營上很守信譽,而且也樂于幫助他人。據他介紹,去年安徽一對農民工夫妻來到上海找事做,因種種原因沒有找到工作,身邊的錢也幾乎花費完。他們得知情況后,就抽出時間來幫這對夫妻在寶山區楊行鎮找到了事做,而且月工資也有3000元,其夫當時妻感激不已,現在他們還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近3年來,楊銅貴夫妻在上海已為外地和本地農民工義務找到合適工作的農民工就有10人。如本村青年農民工劉文博,去年就是經他們夫妻介紹到上海學習空調安裝,現在每月的工資收入至少是6000元。
談到今后的發展,楊銅貴這樣告訴筆者,在上海再干幾年后,他準備將這公司由妻子來打理業務,自己想回家鄉投資搞農業開發,帶動村民大規模發展種養業,讓大家都共同走上致富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