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資訊:

新寧崀山——世界自然遺產
發布時間:2014-07-01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華聲在線

  崀山,據新華字典注釋,字讀 “lang”,在湖南省新寧縣境內。相傳舜帝南巡,路過此地,見此鐘靈毓秀,風光綺麗,便賜一字,信口說出:“山之良者也,崀山,崀山?!睆拇?,舜皇不僅為這方山水欽賜了山名,也為世人造了一個專用"崀"字。翻開《辭?!纷⑨專骸皪~,地名,在湖南新寧縣境內?!贝蠹s四億年前,崀山還是一片汪洋。后來,壯闊的“廣西造山運動”,把它從深海中抬出水面,形成了陸地。不久,海水又卷浪重來,崀山同桂林、長沙一帶的"湘桂海洋基地"兩次陷入海底。以后歷經數十次地殼運動,崀山時生時滅,直至兩億年前,劇烈的造山運動才又把崀山從深海中托起,變成了今天典型的丹霞地貌,和碧透的扶夷江水相映生輝。

新寧崀山

    崀山景區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景區有3座天生橋;有10處一線天;有10個各具特色的溶洞;有8條溪河縱貫全境;有20余條壯觀的峽谷;有許多的奇花異草,走獸飛禽。撮其大要來說,在這100余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內,分八角寨、牛鼻寨、駱駝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區,轄18個風景小區,400余處風景點,是繼廣東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之后又一新發現的全國最大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積丹霞地貌景區。集丹崖、碧嶺、奇峰、幽谷、神洞、秀水于一地,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被譽為藏在深閨人未知的南疆翡翠、風景明珠。那紅色的丹霞赤壁婉如熾熱的云霞,滿坡的竹林就像飛迸的音符,那翠竹、那綠林、好奇峰異石、峽谷幽峒、扶夷碧水、鳥語花香、莫不充滿著詩情畫意,怪不得著名詩人艾青三十年代在新寧執教時就發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甲桂林"的詠嘆!

     國內外專家稱崀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豐富、幽美,景區地質結構奇特,個性強、品位高、具有較高的觀賞文化和科研價值。其間有長64米、寬6.5米、厚7米、高20多米,氣勢磅礴、亞洲之最的"天橋";有座落在不是漓江勝似漓江的扶夷江岸,主75米、周長40多米,形神兼備、獨立天外的"將軍石";有長273米、高187.8米,形象逼真的"駱駝峰";有長238.8米、寬0.5米、高120多米的"天下第一巷";有方圓40多平方公里的丹霞峰林常年云霧繞繞,在日光照射下猶如"萬馬奔騰"、"鯨魚鬧海",堪稱天下奇觀。還有景區內象征著湖南人愛吃辣椒的"辣椒峰",具有特色的扶夷江漂流、飛濂洞、玉泉山、紫霞仙境及八音巖、風神洞、舜皇山森林公園、溫泉等景點,可謂是山水林洞,要素齊全。崀山山貌奇特、景區內多懸崖絕壁,溶洞密布,奇峰異石拔地而起。同時,崀山風景區具有保存完好的古人類遺址及特種生物資源所蘊含的生態環境研究的重大價值。

     崀山風景區不但集雄、奇、險、秀、幽、曠為一體,而且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這里曾經是晚清末期以江宗源、劉坤一為代表的60多名清王朝重臣的學育之地,還有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歷代農民起義的遺址。前來考察的國內外專家評價崀山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麥積之巧為一體,享有"崀山風景賽桂林,五岳名山此盡有"之美譽;在國內外乃至世界眾多風景區中獨樹一幟,氣韻天成,是已經審批的第四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崀山四季分明,冬暖夏涼,無任何環境污染源;富有最佳自然生態環境。古有"五嶺皆炎熱,宜人獨崀山"之說。崀山年平均氣溫在16攝氏度左右,四季可游,有“天意從人好,收撿春不老”之譽,是理想的旅游勝地。境內有國道、省道貫通,公路水路連網,交通便利,服務設施齊全。景區有三星級賓館、二星級賓館以及民俗風情村等眾多的高中檔服務設施。還有正在規劃、論證、施工的牛鼻寨、八角寨索道不久將投入運行,帶您一睹崀山風光,飽覽人間春色。

     崀山風光,似深閨名姝,尚未完全被世人所知所識,張正清崀山行;有詩云:“深閨久鎖楚疆姝,探勝尋幽入畫圖。一線天開晴忽雨,群巒霧障有疑無。喜聞松壑濤聲壯,傲立峰巔膽氣粗。如此風光人未識,欣然濡筆鼓和呼?!泵鞔愑篱嗔粝铝?夫夷(新寧古稱)勝景天成就,攝杖歸來入夢頻"的美譽。

辣椒峰

  辣椒峰景區有辣椒峰、駱駝峰、林家寨、鵝公寨、 蠟燭峰、一線天、龍口朝陽等景點。
      景區內著名的辣椒峰,位于佛頂山上,他拔地而起,凌空突兀,直上直下,傲視群峰,絕對高度180米,上大下小,石頂周長約100米,石腳周長約40余米,呈赤紅色,遠觀像碩大無比的紅辣椒,俗稱“仙椒鉆地”。
  2002年,著名的法國“蜘蛛人”阿蘭?羅伯特徒手攀上了辣椒峰,創造了新神話,辣椒峰也由此名揚世界。
      沿石田小溪溯源,經佛頂山,就可見一頭仿佛正在原野馳騁的大駱駝--“駱駝峰”。它由四座石峰組成頭、軀、脊、尾,錯落有致,形象非常逼真。駱駝身長273米,高187.7米。駱駝峰旁有“蠟燭峰”,高217.8米,周長400米,頂尖身圓,四周陡崖,挺拔巍峨,形似一支紅色蠟燭直插云霄。在蠟燭峰東面陡崖腳下有一條巨大天然縫隙,長100米,深50米,寬0.4--1.8米,上下巖石如刀削一樣平整,形似一條巨龍向東方張開傾斜40度的巨口。每當上午11時,太陽從龍口直射隙底,可形成龍口吞珠,五光十色的“龍口朝陽”壯觀景象。當游人爬出“龍口”,便登上了通向駱駝峰的險要天梯,順著險梯攀援而上,爬到“駱駝峰”峰頂,放眼遠望,頓覺乾坤廣宇盡收眼底,所有紅巖巨石形成“拔地芙蓉聳翠痕,嶙峋千尺指天門”之勢,令人心曠神怡。

八角寨

  八角寨景區座落在湘桂邊境,總面積約7.17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八角寨、龍門、巴掌巖、云臺寺、龍頭香、鯨魚鬧海、奕仙臺、藥王殿等。
    八角寨主峰海拔高818米,是崀山景區的最高峰。從山底仰望八角寨,昂首挺立的山峰分八扇伸向八方,俗稱八個龍頭,八角寨由此得名。登臨八角寨頂,俯視峽谷,放目遠眺,霧海蒙蒙時,湘桂兩省丹霞群峰難分難辨,浮云縹緲之中,群山逶迤起伏,大小百余拔地而起的赭紅色奇峰異石,時而被云霧吞沒,時而露出首尾,恰似千萬條鯨魚在海中嬉戲,被稱為“鯨魚鬧?!?。

扶夷江

  夫夷江發源于廣西貓兒山,是崀山的母親河。夫夷江江水清澈見底,平緩如鏡,水面寬約100米,窄處70多米。兩岸的奇峰異石,巖柳連綿,芳草爭妍;江中船帆點點,竹笛聲聲,如詩如畫。主要景點有將軍石、無影州、長堤柳岸、崀虎嘯天、玉石巷、團魚石、軍艦石、啄木鳥石、婆婆巖、筆架山、萬古堤防、蓮潭映月等。
      渾然天成的將軍石屹立于夫夷江東岸低緩平坦的山坡,它是丹霞地貌發育到晚期形成的一座石柱,凈高75米,周長40余米,上下等粗,頂部稍細,遠觀酷似一位身披戰袍,仰天長嘯、虎虎生威的將軍。
      啄木鳥石,栩栩如生,高達90米,上高下斜,高處如頭部俯瞰江水,一塊傾斜的長石,宛如尖啄,頭部圓孔如雙目怒睜,崖上兀立一樹,嘴挨樹干,好像一啄木鳥正在啄洞除蟲。
      隔江相望的是軍艦石,氣勢恢宏,由三塊巨石構成,橫亙東西方向,翹首夷江,三艦均長達300余米,高150余米,巨石前端高高翹起,后端成弧線傾斜,一艦緊挨一艦,猶似艦船編隊出航。
      夫夷江竹筏漂流更是愜意,泛舟碧水,情歌互答,兩岸青山綠樹,田疇似錦,悠悠地飄游在一江碧水中,蜿蜒于奇峰異石之間;此時,水光山色溶為一體,游人與魚鳥共樂,清風習習,碧波漾漾,船在江中行,人在畫中游,讓人世間的一切煩惱蕩然無存。使游人大有“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游”的感慨之情。

天一港

  天一巷景區原名牛鼻寨景區,因其左右兩座山峰的形態像頭、鼻相連的牛,且在崖壁上有天然而成許多成對出現的牛鼻孔而得名?!跋铩笔谴司皡^的特色,有大小“一線天”九條,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一線天群落,2004年改名為天一巷景區。主要景點有天一巷、遇仙巷、馬蹄巷、遇仙橋、仙人橋、百丈崖、月光巖等。
      被稱為崀山第一絕的天下第一巷,全長238.8米,兩側石壁高80—120余米,最寬處0.8米,最窄處0.33米,可謂世界一線天絕景。人行于彎曲的巷道中,如置身地底,戰兢不已;兩旁絕壁對峙,筆直如刀劈斧削,抬頭唯見一線青天;又恍若時間隧道里的過客,體驗著險與美的魅力。當過客從幽暗狹窄的石巷中走出,在盡情歡呼之余,不禁生恍若隔世之感。每當陽光映照,巷壁熠熠生輝,奇妙無比。中科院院士、中南工業大學一級教授、地洼學說創始人陳國達先生親筆題名為:“天下第一巷” ,并賦詩一首:“百尋峻嶺一線,疑被巨人劈兩邊。人在縫中如入地,幸憑絲毫辨青天”。
       天一巷東南角有翼王石達開駐過軍的義軍寨,至今前寨門、寨墻依稀可辨。此外,縱橫交錯的馬蹄巷、遇仙巷、翠竹巷巷窄境幽,兩旁翠竹依依,令人留連忘返;循攬月梯拾級而上頓生可上九天攬月之感;來到七層樓藏天洞,站在望江樓、樓外樓,無盡美景奔入眼底,使人由衷贊嘆,“江山如此多嬌”。衷贊嘆,“江山如此多嬌”。

紫霞峒

  有人說,紫霞峒是崀山的一個誘惑,峒,非巖洞,而是四周山石圍拱,一方有壑口出入的盆型谷地。紫霞峒則是一條曲徑通幽的峽谷,面積100畝,因周圍有紅褐色的懸崖峭壁,夕斜照,反射出萬道霞光,紫氣騰升而得名。踏入景區,溪流淙淙,瀑布飛濺,翠枝搖曳,山花吐香。但見巖頂古藤盤纏,巖底冷氣橫生。相傳是“紫霞真人在此修道”之所,清澈見底的蓮花池來自一掛清泉,暴雨水盈尺,久旱水不竭。      紫霞峒景區包括紫霞宮、萬景槽、紫微峰、紅華赤壁、烏云寨、劉華軒墓、紫霞軒、將軍墓、象鼻石、紅瓦山等大小二十多個景點。這里環境優美,植被繁茂,山石奇特,峰回路轉,以峒幽林深,溪澗瀑布、象形山石、宗教寺廟為特色。紫霞宮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曾為湘西南佛教圣地,晨鐘暮鼓,香煙裊裊。仿古重建的寺廟內塑有高6米的觀音菩薩,僅次于南岳的佛像,為湖南第二大佛像,古往今來燒香求簽者絡繹不絕,相傳有求必應,為天下七十二佛教勝地之一。將軍墓是清末光祿大夫建威將軍劉光才的墓地。劉光才字華軒,光緒年間曾任廣西、貴州、上海、浙江幾地提督,接光祿大夫建威將軍。墓地占地500平方米,呈半圓形,四周古樹參天,墓碑刻有其生平事跡。墓圍石刻精致絕倫,石羊、石馬、石人栩栩如生。登上觀景臺,憑欄遠眺,千山走蛇,萬壑云奔的崀山便可盡收眼底。景區新設的斗雞娛樂項目,使幾千年的斗雞文化在崀山紫霞峒景區加以傳承,重放異彩。

邵陽新聞

湖南新聞

名企風采

久久亚洲精品亚洲人av